鄉鎮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隱性主旨的“那些事”_中公網校
    <track id="l7hlj"></track>

    <track id="l7hlj"><strike id="l7hlj"><rp id="l7hlj"></rp></strike></track>
    <noframes id="l7hlj"><pre id="l7hlj"><ruby id="l7hlj"></ruby></pre>

        <address id="l7hlj"></address>

        <pre id="l7hlj"></pre>
          400-900-8885

          鄉鎮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隱性主旨的“那些事”

          來源:中公鄉鎮公務員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3-01-10 17:20:54

          省考備考信息匯總
          24省考深度系統班 省考行測速解36計 省面十大明師課
          各地省考招考公告 內部資料免費領 在線客服咨詢

          在行測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對于言語理解中隱性主旨這個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夠扎實,會有一個疑問縈繞心頭,那就是“到底什么時候選擇對策項啊?”為了解決大家的這個問題,今天中公教育帶大家一起走進隱性主旨,看看什么時候該選擇對策項。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么叫隱性主旨,隱性主旨區別于其他文章結構類型,就是作者意圖不直接體現在文段的句子當中,需要我們根據文章中的一些描述去推斷一下作者的言外之意,話外之音。那么隱性主旨文段怎么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例】目前,我國藍領崗位中依舊還有大量的瓦工、鋼筋工、鍋爐工、油漆工等工種,而受專業“學科化”等影響,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僅能找到相關的,且帶有濃厚“學科”色彩的專業名稱,而這些專業名稱很難讓學生將未來相應的就業崗位與上述藍領崗位對應起來,造成真正進入上述藍領崗位的畢業生數“大打折扣”。

          這段文字意在指出:

          A.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專業目錄需要根據實際崗位需求調整

          B.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教育無法培養學生進入藍領崗位

          C.瓦工、鋼筋工、鍋爐工等崗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藍領工種

          D.專業名稱設置與實際教育內容脫節導致中職學生就業困難

          【中公解析】A。

          通過這道題目我們可以看得出,文章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專業目錄與實際崗位不對應”,然后點出了這個問題的危害,“真正進入藍領崗位的畢業生數少”。那么對于這種“問題+危害”的行文脈絡,作者就是在隱晦地提示我們,該解決問題了。所以文段答案應為: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應根據實際就業崗位調整,或者類似的表述。A 項與此相符。B、C 兩項未涉及專業目錄不匹配的問題,排除。D 項“中職學生就業困難”文段未涉及,且文段說的問題是專業目錄設置與實際崗位需求不符,而非“專業名稱設置與實際教育內容脫節”,排除。故本題選 A。

          通過這道題目我們可以看得出,對于這種“問題+危害”的行文脈絡,我們要根據問題給出對策。

          我們再來看一道題目。

          【例】世界烹飪的三大風味體系中,法餐和土耳其的美食文化項目已先后于 2010 年和2011 年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餐飲界的一大憾事。關于申遺工作,世界各國都舉國家之力來做。在國內,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工作基本靠政府推動,但美食申遺現在多由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在推動,而僅靠協會自身的資金、能力,難度很大。

          這段文字在暗示:

          A.中國的飲食文化沒有產生廣泛的國際影響

          B.美食申遺未能是因為誤讀了評選標準

          C.政府部門應盡早地積極推動中餐申遺工作

          D.其他國家申遺工作的經驗未必適用于中國

          【中公解析】C。

          這道題目同樣是先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飲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遺名錄”,然后暗示了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世界各國都是舉國家之力來做,而中國美食申遺卻主要由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在推動,難度很大。”由此可知,文段意在暗示要實現中國美食申遺,國家層面的推動不可或缺,選項中與此相符的為 C 項。故本題選 C。

          通過這道題目我們可以看得出,對于這種“問題+原因”的行文脈絡,我們要根據原因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通過今天的知識點和題目,相信大家對隱性主旨這個知識點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未來面對“問題+危害”,以及面對“問題+原因”此類行文脈絡的時候,能夠想想作者暗示的意思,選擇合適的對策項。中公教育希望廣大考生能認真細心地處理此類題目,在以后的做題中可以熟練掌握隱性主旨題目的處理辦法,更好地應對。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公基金點樂學班
          寫作/綜合/申論妙筆樂學班
          職測/行測巧技樂學班
          免費領課專題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400-900-8885

            課程咨詢請按1
            售后服務請按2
            9:00-21:00 節假日不休

            商務合作

            企業微信

            微信掃碼添加

            考編考證必備小工具
            中公網校小程序
            明師免費公開課
            中公網校視頻號
            中公教育官方網課平臺
            中公網校極速版APP
            資訊答疑試題
            中公網校公眾號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0218183號-41 京ICP證16118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664號 電子營業執照